南开中学风云人物纪第七集中国近代

时间:2017-2-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南开五虎是在20世纪20年代为南开争得很大光荣的南开篮球队中五位主力队员的绰号。现在南开大学的校园中,有一条以他们命名的“五虎路”。母校南开中学每年都有命名为“五虎杯”的传统篮球赛事。

南开五虎是唐宝堃、王锡良、李国琛、魏蓬云和刘建常。

以五虎为主力的南开中学篮球队于年组建,在年4月获华北联赛冠军,应在上海的南开校友会邀请,同年6月前往上海与当年华东联赛的冠军队沪江大学队比赛,以四分之差险胜。第二场与当时在上海的外国人联队“西青队”比赛,以36比24大胜,第三场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匹兹堡”队比赛,又以35比20大胜。当时几次蝉联远东运动会冠军的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队访问日本得胜回国,路过上海慕名要求与五虎比赛,结果以37比33败北,当时全场爆满的观众冲进球场,将五虎高高抬起。

五虎回津路过青岛,又大胜青岛的日本中学队。

年南开中学篮球队在天津的万国篮球赛中获冠军,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中获冠军。

五虎已经不仅是为南开争光,在当时成为为为中国人争光的代表!

分别介绍如下:

1、唐宝堃

唐宝堃(―),朋名宝昆、宝坤,鸡山村人。其伯父是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父亲唐国定(字泰禄)曾任北戴河铁路车站站长。清宣统二年()6月,唐宝堃出生于北戴河,在天津长大。

在20世纪初,篮球运动经天津传人中国(当时叫“筐球”),在天津很盛行,天津有四多:球队多,球场多,比赛多,运动员多。比唐宝堃大6岁的哥哥唐宝森酷爱篮球,经常带6岁的弟弟唐宝堃去为他们打篮球的人看管衣服,使到唐宝堃从小就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两兄弟都成为篮球骁将。

唐宝堃读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时,参加该校少年篮球队。这支球队在董守义教练的严格训练、精心培育下,逐渐成长起来。队员有中锋刘建常,后卫王锡良和李国琛,前锋唐宝堃、魏蓬云。民国17年(),唐宝堃代表南开篮球队参加天津市篮球联赛获得冠军。民国18年()4月,南开中学篮球队以南开大学的名义参加在太原举行的华北球类比赛又获得冠军。同年4月21日,南开篮球队应邀赴上海比赛,先后战胜华东区大学组篮球冠军上海沪江大学队、由外国人组成的西侨队(即海贼队)、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组成的匹兹堡篮球队,继又战胜在日本进行访问比赛获全胜后途经上海的菲律宾大学圣提托马斯篮球队。这四场胜利,创造了中国篮球队连胜外国队的神话。当时以唐宝堃为首的5名主力队员名声入振,被誉为“南开五虎”。

民国19年(),唐宝堃代表中国篮球队赴日本参加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同年代表天津队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运动会,获得冠军,民国21年()和民国23年(),唐宝堃代表河北省篮球队又两次获得全国运动会冠军,民国23年(),“南开五虎”参加第十届远东运动会篮球选拔赛,一同入选国家篮球队,唐宝堃任队长。出征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远东运动会,夺得男子篮球赛亚军。同年,唐宝堃参加南京体育专科学校篮球队访问南洋。民国24年()12月,以“南开五虎”为主的天津良华篮球队赴沪访问比赛,再次战胜匹兹堡篮球队、海贼队、上海大学生冠军暨南大学篮球队。

唐宝垄身高只有1.72米,但头脑聪明,技术娴熟,动作细腻,智勇双全,运球传球能力强,投球准确,被誉为中国篮球的最佳前锋和“篮球王”。30年代初,天津报馆举办选举全国篮球一百零八将活动,唐宝望名列榜首,在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均享有盛誉。他有一句很幽默的名言:“传球应当让球会说话!”也就是说,比赛时队员之间合作要有默契。

随着“南开五虎”中魏蓬云、刘建常、王锡良、李国琛等四人先后在南开中学毕业,又有刘振元、李震中、尹鸿祥、张景实等新人加人南开校队。在唐宝堃的带领下,勇夺天津万国篮球赛的冠军。

唐宝望在南开中学毕业后,考人南开大学经济系。于民国21年()与蔡秀琦结婚。民国”年()到南京体育专科学校任职。民国31年()到重庆国民政府中国银行工作。抗战胜利后,唐宝望随银行迁至上海、青岛。

年,唐宝垄应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邀请,担任篮球教练。年,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委派他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男子篮球队(又称八一体工大队),首任主教练员。年担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后被授予少校军衔,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并被任命为八一篮球队总教练。年,被授予国家级篮球教练称号,年,被选为中国篮球运动员五十杰之一。在任教期间,唐宝堃吸取波兰、苏联等国家篮球队的优点,大胆创新,提出“快速进攻,严密防守”,强调快攻实用,集体攻防战术。这种快攻的打法,把每场比赛的比分由三四十分,逐渐增加到七八十分,乃至百分以上。篮球由“慢”到“快”,由“个人表演”到“集体实战”,这一划时代的变化,在中国篮球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唐宝望率领八一篮球队,代表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青年,在国外比赛中为祖国和军队赢得荣誉。他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出余邦基、夏堃、蓝文治等一大批运动健将和优秀教练员。

年初,唐宝堃受到“文革”冲击,被下放延庆县某农村劳动。直到打倒“四人帮”后,才返回部队,恢复待遇。晚年仍和老战友一起经常切磋球艺,总结篮球训练经验,研究国外篮球运动发展动向,撰写《24属奥运会男篮八强之特点初探》等论文和评论文章,为推动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年,唐宝垫光荣地加人中国共产党。

年11月18日,唐牢堃因患尿毒症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亨年78岁。

2、王锡良(年-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经济系,在河北省井陉煤矿工作,後调入华北煤管局,和单位一起转成河北省煤炭工业厅。文化大革命时,河北省与天津市分制,当时他已被下放到汉沽农场劳动,没有和煤炭厅一起迁走,年唐山大地震被波及受伤,文化革命後虽然被平反、落实政策,已经退休,年在天津病逝。

3、魏蓬云(——)

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魏绎如同时经营着同益、和同益、同泰三个香厂,生活较为富裕。魏蓬云生性活泼,天资聪慧,除对篮球情有独钟外,对其他运动也很擅长。

尽管打球占用了他很多课余时间,但魏蓬云仍以格外优异的成绩同时被南开中学和官立中学(今三中)录取,成绩名列榜首。在南开的学习生活不仅使魏蓬云系统地学习了文化知识,更让他的篮球技艺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与唐宝堃、王锡良、李国琛、刘建常四人并称前“南开五虎”。

魏蓬云从南开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天津的北洋大学当老师,随后又调回辅仁大学任教。可能是受家庭的影响,魏蓬云在经商方面也很有天赋,在他做老师的同时还和几位大学时代的老同学一起在北京东直门一带开了一家肥皂厂,并且经营得也很不错。

年魏蓬云患上了肠结核,几经治疗无效后,于年12月底病逝,时年仅34岁。

4、董守义(—年)河北蠡县人,我国著名体育家、体育教育家、社会体育活动家、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董守义早年毕业于北京通州协和书院。学生时代爱好体育,尤其酷爱篮球运动。年,担任天津青年会体育干事,同时兼任南开中学体育教练员,训练出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南开五虎”篮球队。同年赴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旧译春田学院)体育系学习。年回国后任天津青年会体育部主任。年以篮球队教练身份参加第11届奥运会,并作为中国体育考察团成员,赴丹麦、瑞典、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国进行考察。年被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年任中国参加第14届奥运会代表团总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积极为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而努力。董守义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董守义在中学时代就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是对篮球情有独钟,还在保定同仁教会学校上学时,他就已迷恋上篮球,到协和书院上学后,良好的环境和优良的体育传统为董守义发掘和展示各方面的体育才能提供了机会,在这里他受到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得到体育界许多名人的指点,各项运动技术突飞猛进,这时,他开始在体育界崭露头角。

年秋到年他多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各级国内国际大赛,成为在体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积极开展各项社会体育活动,成立各种群众体育组织。在他的积极奔走和筹划下,年9月,天津市体育协进会成立;年筹建了天津体育场。年起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民国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并任华北体育联合会理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委等职。

年在斯德哥尔摩德国际奥委会第41次会议上董守义被吸纳为委员。他是20世纪前半叶国际奥委会中国委员中惟一一位体育专业人士和专职委员。年,董守义就任第14届伦敦奥运会中国国代表团总干事。新中国成立,董守义继续在西北师院任教,并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先后又担任国家体委运动技术委员会主任,运动司副司长。年7月他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总指导带领中国队参加了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动会。五星红旗终于在奥运会上升起。

董守义从事体育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体育家、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和优秀运动员,并在实践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钻研运动技术,撰写了《篮球术》、《田径赛术》、《最新篮球术》、《篮球训练法》、《足球术》、《国际奥林匹克》等七部体育著作和多篇文章。

当年南开五虎横扫东南亚扬国威无缘奥运成遗憾

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史要追溯到年,当时,篮球先是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中落户,随后就传到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而这些城市也成为了解放前中国篮球明星的摇篮,而说到解放前的篮球明星,就没有人不知道"五虎将"的威名,这"五虎将"分别是指天津南开中学的五名篮球主将和北平师大篮球队的五名主力球员,尤其是"南开五虎将"在当时的中国篮坛独领风骚,战绩彪炳。

南开五虎将

中国篮球发源于天津为五虎成长提供沃土

年9月,篮球随着基督教青年会在天津的发展而落户津门,天津也成为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第一站,传教士来惠利在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青年会,并进行了首场非正规的篮球表演,使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篮球,引起普遍兴趣。

年,天津新学书院率先成立了学生篮球队,并在年举行了全市室内篮球公开赛,这也是国内第一次篮球比赛,当时有个队参加,篮球在天津不仅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随着篮球的逐渐普及,篮球运动对于天津的民风和民俗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改变了以往天津人梳长辨子、穿长袍留长指甲的旧习俗,第一场比赛时,场上的篮球队员是穿着袍子留着辨子来打比赛的,也成为当时的特殊一景。

正是有着这样营养丰富的沃土,"南开五虎将"才得以迅速成长,再加上当时南开学堂篮球队的主教练董守义先进技战术的指导,南开男篮很快就享誉中华大地。

生于年的董守义是河北蠡县人,我国著名体育家、体育教育家、社会体育活动家、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董守义也是篮球运动发明人奈-史密斯教授的学生,他的篮球理念正是来自于这位美国人,在南开篮球队期间,董守义将自己的先进训练方法和超前篮球理念传授给了自己的队员,正是由于他的严格训练和倾囊相授,才有了"南开五虎将"在成绩上的辉煌。

战绩彪炳,种种原因无缘男篮首届奥运

在30年代,一说起五虎将,喜欢篮球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南开五虎将"是指当时就读于南开学堂的唐宝堃、魏蓬云、王锡良、李深、刘建常五人,他们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五虎将的带领下,南开篮球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年,南开篮球队在太原获得华北篮球赛冠军。随后的上海,球队连胜华东区篮球冠军沪江大学队等三支著名篮球队,接着,南开篮球队又战胜了远东运动会篮球冠军菲律宾圣堤托马斯大学队,名声大振。年在天津获万国篮球赛冠军,同年代表天津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获篮球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在远东运动会中,以"南开五虎"为班底的中国队获得了亚军,名声响彻中华大地,在当时的南洋华人圈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为了表示对五虎将的敬仰,现在的南开大学还有一条著名的"五虎路"。

唐宝堃,广东中山县人,生于年,身高1.72m,身体条件并不是十分出众,但是,他在球场上技术全面,动作灵活,传球功力深厚,是球队场上的灵魂,也是当时五虎将之首,被誉为当时的中国最佳前锋,在从南开毕业之后,唐宝堃也是五虎将中唯一一个继续从事篮球事业的队员。

年大学毕业后,唐宝堃来到南京体育专科学校担任教员工作,专门传授学生篮球课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学校一起南迁昆明,虽然客观条件复杂,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篮球训练。

魏蓬云,生于年,在场上是一名用脑子打球的队员,聪明的头脑使得这位南开大将不仅球技出色,在学习方面也令人称道,在从南开中学毕业之后,魏蓬云考上了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就开始在北洋大学任教,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教师。

魏蓬云出生在一个经商世家,家族的遗传使得他有着出色的商业头脑,他曾经在北京东直门开有一家肥皂厂,效益不错,可惜天妒英才,年轻的魏蓬云早早就患上了肠结核疾病,几年医治无效,疾病在年就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享年34岁。

王锡良,生于年的王锡良也是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毕业之后他就到了华北煤管局工作,进入了煤炭系统而远离篮球。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篮球圈中。李深和刘建常也同王锡良一样,毕业后就走上了其他岗位,再也无缘篮球。

虽然"南开五虎将"在当时的中国篮坛叱咤一时,但是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还是有着一个很大的憾事,那就是无缘代表中国男篮参加年的柏林奥运会。当时中国男篮组队参加奥运会的消息一出,各地方体育协会就开始积极准备,并初步拟定了一个人选名单,当时在国内如日中天的"南开五虎将"全部入选。

在年一月,事情突发变故,为照顾到当时国内各体育协会的利益,奥运男篮初选名单作废,改为进行全国选拔比赛的方式来选择最后参加奥运会的球员。当时"南开五虎将"正随队在南洋参加表演赛,无法及时赶回国内参加选拔赛,就这样遗憾的与中国男篮的首次奥运之旅擦肩而过,缺少"五虎将"的中国男篮最终在柏林奥运上毫无作为,这也成为当时人们批评篮球队的一个焦点。

新中国成立,五虎命运迥异

新中国建立后,"南开五虎将"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唐宝堃继续这自己的篮球事业,加入军旅成为八一队历史上第一位主教练,为新中国的篮球作出了突出贡献,而王锡良等人则过上了普普通通的平民生活,在也没有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解放后,在贺龙元帅的力邀之下,唐宝堃出任了八一队历史上第一人主教练,在担任八一男篮教练期间,他提倡球队采用快速攻防的打法,从而奠定了今后八一队发展的基础。

在担任八一队教练期间,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篮球队员,这其中就包括有新中国第一代篮球明星钱澄海,他正是唐宝堃教练的得意弟子。从年在八一男篮做主教练开始,唐宝堃执教经历辉煌,年他还担任了国家男子篮球队的主教练,年担任了中国篮协副主席,年又被授予少校军衔,年被授予国家级篮球教练。

年,唐宝堃因病逝世,一代篮球名将就此离开人间。

相对于唐宝堃继续发光发热,王锡良的生活就要艰辛许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被下放少农场工作,吃苦不少,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他也受到地震的波及而受伤,文化大革命后虽然被平反,但是他已经退休,在年病逝于天津。

相对于名声在外"南开五虎将",与其同一时代的"北平师大五虎将"稍逊一筹,除了李洲、佟复然、赵蓬珠、金德耀和金岩这五人,北平师大还有"新五虎将",他们是赵文选、赵伯荣、刘冠举、王玉增、陈盛魁。虽然他们的名声都不是太响亮,但对于解放前中国篮球的发展,他们也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ydgt.com/jbzz/42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