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 疾病分类 按照发病部位分类 可分为十二指肠穿孔、小肠穿孔、结直肠穿孔。 按照病因分类 可分为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道病、肠道憩室、肠道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绞窄性肠梗阻、嵌顿疝及医源性、自发性、外伤性肠穿孔。 发病原因 1、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多有长期溃疡病史,疼痛初始部位位于上腹部或剑突下,很快波及全腹,但仍以上腹部为重。 2、结直肠肿瘤穿孔 结肠癌患者可以有腹痛、贫血、腹部包块、粘液血便等症状;直肠癌患者可以有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变细、大便带血等直肠刺激、肠腔狭窄、癌肿破溃感染症状。穿孔部位往往位于肿瘤造成狭窄处或者梗阻近端肠管处。腹部CT检查对本病有提示。 3、绞窄性肠梗阻穿孔 当肠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肠管发生缺血坏死时,可出现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预后严重,并必须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4、肠道炎症性疾病穿孔 克罗恩病 病因不清,与自身免疫有关,可侵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多发生于末端回肠,呈节段性分布。穿孔的发生率为1~2%,90%发生在末端回肠,10%发生在空肠。结肠镜检、钡灌肠检查有助于诊断。 急性出血性肠炎 肠管急性炎症病变,病因不清,血便为主要症状。 肠结核 结核杆菌侵犯肠管所引起的慢性感染,其病变可分为溃疡性型和增生型,可以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或者合并有肺结核。病变85%发生在回盲部,穿孔可形成局限性脓肿、肠瘘或急性腹膜炎。 肠伤寒穿孔 穿孔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最显著处是在回肠末段,80%的穿孔发生在距回盲瓣px以内,多为单发,多发穿孔约占10%~20%。应取腹腔渗液做伤寒菌培养,取血做伤寒菌培养和肥达反应试验,以明确诊断。 发病机制 肠道原发或继发性疾病导致肠管壁坏死破裂穿孔,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内,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 1、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如肠伤寒、肠结核、克罗恩病等。 2、腹痛、腹胀。腹痛常突然发生,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并在深呼吸与咳嗽时加重。疼痛范围与腹膜炎扩散的程度有关。 3、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发热、寒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中毒性休克表现。 4、腹部检查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板样强直,叩诊肝浊音阶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部超声、CT等检查,不难诊断。但诊断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穿孔部位、穿孔病因来指导治疗。 疾病治疗 1、原发疾病的基础治疗 2、明确诊断肠穿孔诊断的同时,要明确肠穿孔的部位和病因。 3、因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一经诊断,积极手术治疗。 4、手术方式要根据肠穿孔的病因及穿孔部位、穿孔时间、腹腔污染程度、病人的一般状态等进行选择。可行穿孔修补、肠部分切除或肠造口术。 疾病预后 肠穿孔的预后决定于治疗的时机与适合的外科治疗。早期手术,预后较好,若手术时间延迟,死亡率较高。 ---------------------------------------------------- 13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