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22/4358927.html点击
现住沈阳市于洪区的王成权,年9月28日出生于一个雇农的农民家庭里,原籍辽宁身宽甸县青山镇。年就读于青山沟小学,年9月给地主家放猪。日本投降后,年9月毅然从瓦房店参加了八路军,先在辽东军区第一支队(后改为铁梅支队)卫生处医训队学习。年3月又医院医训队学习过,当年12月医院二所工作。年4月,被委派到辽南军区卫生部医训队(高级卫校)学习后,医院一所任护士班一班长。年2月调到东北军区卫生部瓦房店工作,为营部护士长,管理40多名护士工作。后来由于结核病复发,吐血不止。医院要随部队抗美援朝,营长和教导员留下他治病,说治好后再去前线。可惜康复后,医院已转于地方,王成权于年3月集体转业到地方卫生系统工作,年12月离休。
王成权随军辗转医院中,在医疗条件极度困难的环境下,情系伤员的病疼,“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极尽一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天职,一切都是为了新中国的早日诞生。 年初,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从葫芦岛登陆,在盘锦一带与我东北民主联军交战,处于劣势的我军伤亡惨重。首建于岫岩县的东医院接纳了几百名伤员,压力非常大。根据可靠情报,国民党要大举进攻辽东和辽南地区,医院迁到皮口。急行转移过程中,一名伤员由六名老百姓用一副担架,四人抬着,两人换班。十里一段,再换成另外六名老百姓接着前进。王成权从岫岩跟到碧流河,再到皮口这一段,他负责押运物资和护送伤员,走了三个来回,一路上安排伙食。 任务急迫,抢时间还要隐蔽好,通常在村外野地里休息,医护人员和战士就睡在草地上。此时王成权患上了肿疮疥病,身上起大水泡,又痛又痒,无药医治,只能用盐水杀菌,全靠毅力和责任,度过了艰苦时段。 年国民党直逼辽南,医院几经周转最后撤到“屋檐下的根据地”。医院改称辽南军区医院,下分四个所:一所在唐房,二所在古城附近原电影院对面一所小学里,三所在矿洞地区,四所分散在南山周边老百姓家里。 王成权被分配在一所工作任护士班班长。所里全是重伤员,最大病房容纳二十多人,危重病号在小病房抢救。牺牲的烈士不说“死”字,内部人通说“转五所”了。 当时医疗条件极为简陋,缺医少药。打滴流用的针头比农妇纳鞋底的的大针还粗。自制的输液瓶子上粗下细,上口还是敞着的,只是用纱布盖着。皮下注射大腿内侧,鼓包了就用毛巾热敷消肿。一个小时才能打进CC,这还只能供重病号手术用。 重伤员的病情让人惨不忍睹。有一仅22岁的伤员,冬天隐蔽在阵地里手脚都被冻坏死了,截肢后自己无法吃饭,王成权就一勺一勺地喂他。一位伤病员臀部被炸开巴掌大的口子,肉都翻翻了。让他咬着一根筷子,用盐水消毒后,王成权配合医生将伤口缝合了还有位伤员被炸坏了肛肠处,医生把炸坏的肠子切掉,缝上肛门,从胯骨处开个口子,做成人工肛门。伤员排不出便,王成权就用镊子一块一块将羊粪蛋状的粪便取出来。还有炸坏了下巴的伤员,说不了话吃不了饭,王成权天天用胶皮管子插入鼻子里,不厌其烦地给他输营养液。 王成权还为重伤员献过血。重伤员张书元腰部被炸伤,失血过多,手术中,O型血的王成权毫不犹豫为他献了血。胡永生左腹部被炸伤,情急中王成权同样义不容辞为他输血。输血过后,医院首长让他休息两天,但他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他说过:“医护人员对病号没有时间的限制。” 于细微处见真情,上述事例举不胜举,医护人员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有时为了抢救病号连轴转,夜不能寐。王成权曾经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急救所病床旁。 战地医院女护士多男护士少,作为护士长,医院首长,提出利用间歇时间组织护士们编排演出快板、三句半和歌咏活动。一方面鼓舞士气,战胜病痛,早返前线;另一方面还为老百姓演出,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投身解放战争中,增强了军民鱼水情,多次受到上级首长表扬。 年部队参加平津战役,久治不愈的重病号和医护人员交给东北军区卫生部代管。同年11月医院的四个分所全部迁到瓦房店,合并成东北医院。年归属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改称瓦房店疗养院。此时的王成权因长期营养不足,积劳成疾,结核病复发,年3月不能参加抗美援朝的他,抱着遗憾转业于地方。 〔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拳拳爱国心 王成权转业地方后,经由东北区和沈阳市医药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年4月调到沈阳专署商业局不久,被借调沈阳市公安局半年多,后又转调到沈阳市地委宣传部附设的“文革办”,主要是调查核实一些案件,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 其中,在与搭档刘国俊去江西省武宁县办案中,一路劳顿,突然便血不止,高烧中肚子疼得直打滚。他知道病情严重,就让刘国俊借个推车,医院抢救。医生确诊为严重的阿米巴赤痢病,说:“晚来一点就会肠穿孔,会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仅治疗一个星期,病情稍有好转,考虑外调任务紧迫,他强行出院,重又踏上征途。二人步行八十多里到罗溪公社调查核实后,又辗转至河北省武安县继续外调。回到单位,领导在大会上称赞他“还是老兵有骨气”。并在简报上表扬他的事迹,以此给其他同志树立榜样。王成权曾走过“五七”道路,在昌图县付家公社当过五七连连长,年2月调任铁岭地区医药公司西药科科长,年调到辽宁省医药管理局监察室工作。年任辽宁省医药公司监察室主任兼保卫科科长,后任公司专职纪委书记。 年辽宁省纪委借调王成权到朝阳地区医药公司查处经济要案。前几次工作组调查无果而返。这次他带领12人的工作组,学习文件宣讲政策,发动群众内查外调,克服气候和生活的许多困难,终于攻克此积案。违纪人员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违法人员被判2—13年有期徒刑。省纪委特通知各市医药公司领导及相关人员在朝阳市召开现场会,王成权作重点发言,并被省医药公司记功一次。年9月,他还带队去福建省晋江地区查处震惊全国的造假药大案。年进驻辽宁省美术出版社查处经济案件等。所办案件和处理结果准确无误,没有后遗症,多次受到辽宁省纪委表扬。 王成权从部队转业后,在卫生系统管理工作中,搞过肃反工作,参加过“三反”、“五反”和审干工作,多年在公安和纪检部门查办很多经济案件。年被评为政工师职称。从年到年,多次被辽宁省医药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年12月离职,属县处级离休干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离休近三十年的王成权并未停下奋进的脚步。他要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诠释一个老兵奋斗不息的胸怀。他继续搜集当年被治愈的伤病员、医院及部队首长,还有牺牲的烈士家属,用几年的功夫完成他自己编写的《瓦熊普战友通讯录》。原辽南军区卫生部医院一所所长、后为中国医院院长师级离休的王树芳,还特为通讯录以“回首往事难忘战情,通讯联系友谊更浓”为题,专门写了祝词。还有几位首长也为此题词。他千里跋涉,几乎走遍了祖国大地,曾考察过沈阳九一八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四平战役纪念馆、北京军事博物馆、广州72烈士陵园等;参观过抚顺日本战犯监狱、四川渣滓洞和白公馆;还瞻仰过毛主席故居和周公馆等等。多年的搜集、编撰的一切费用,全由自己负担。时间、费用、精力和心血,让老兵王成权心灵上如释重负。回首凝望走过多少岁月的沧桑,完成一册四百多名战友的通讯录,他心里宽慰了许多。 永葆初心的王成权,策划组织了当年在唐房一所工作过的战友和部分家属五十多人,于年5月11日,专程来到普兰店唐房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战友,在原立宪陪同下参观纪念馆。老同志们纷纷回忆当年“屋檐下的根据地”中与国民党战斗的真实场景,讲述在医疗条件极度艰苦中奋力抢救伤病员的情景时,不禁潸然泪下。当护士班长王成权和护士邵惠英、林铁讲到烈士“去五所”(即牺牲)了,和亲手掩埋牺牲的战友时,人们泪流满面痛哭失声,场面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当时太平办事处负责接待老兵的党委宣传委员王丽军(现任普兰店区商务局局长),收到了老兵姜继荣赠予的三张珍贵老照片:一张是原唐房革命烈士陵园正面照,一张是年11月15日太平区举行追悼革命烈士大会现场照,一张是年两位医护人员在唐房一所大门前的照片,其中右为王成权,左为那万山(已故)。 年6月,耄耋之年的王成权又组织了一批老兵和家属再次来到普兰店,参观烈士纪念馆,到唐房烈士陵园扫墓,献花酒祭,给已故战友讲述祖国七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告慰烈士们安息,也给自己留下安慰。健在的老兵们感慨万千,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含泪踏上回家的路。 王丽军协助王成权写出的《难忘的唐房一所》一文,刊发在《九一八博物馆》年第三期。 年“十?一”前夕,大连电视台新闻频道主编宁晓云一行四人,专程到沈阳采访了王成权。同年10月5日下午五时,《海岸风雷》专栏播放王成权等当年在唐房一所抢救伤员的片段。 王成权的老伴姜淑芳,现年88岁,共产党员,陪丈夫度过了艰苦岁月,也渐渐地过上了好日子。她原是一名商业职工,由于工作努力勤奋向上,年曾被沈阳市革委会评为“五好营业员”。沈阳日报年4月1日第三版,以《推车送货五年间》为题,报道了姜淑芬的先进事迹。退休前被沈阳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享受政府补贴。 如今志同道合的夫妻二人已是儿孙绕膝,享有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如今长子厅级干部退休,还有在职的,在读和留学的,各自所成。王成权如今仍然热衷于寻找老战友,给孩子们讲述革命战斗故事,教育下一代要珍惜现今和谐美好的生活,闲暇时间还写一些革命回忆录,彰显老兵的赤诚本色。姜淑芬也是好善乐施,做一些募捐义务活动。老俩口起居有序,生活有律,乐观向上。经历过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在强起来的新时代里度过了钻石婚,现今风雨同舟69年的夫妻俩,双双携手漫步在幸福美满的大道上。 本文图片由主人公王成权提供 作者:刘巨真(普兰店区作协顾问普兰店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信息员) 版权声明 本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