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来源丨胃肠病 小息肉吓倒大总统 时间回放到年6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突然宣布,根据医生建议,他将于次日在马里兰州的总统度假医院进行全麻结肠检查,因为他的肠中长了息肉,他会将总统权力暂时移交给切尼。布什称,“我这么做是因为我的身体目前处于战争状态,我和我的医生要杀掉我肠子里的敌人”。 图1.布什宣誓就任总统 29日,美国海军医疗中心的医生们不敢怠慢,立即实施手术,7时09分,快刀斩乱麻般地把布什结肠的这些“多余的肉”统统剔除干净。布什在结术后两分钟醒来。9时24分,布什重新收回了总统权力。 其实,这已经是布什第三次接受息肉清除手术。早在在和年,医生曾经为当时还是得克萨斯州州长的布什两次从结肠内清除息肉。 总统竟因结肠息肉暂时移权?有这么夸张吗? 什么是结肠息肉?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息肉虽小,却可能要人命! 一般认为,80~95%的结直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腺瘤性)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甚或二、三十年。虽然腺瘤的癌变程度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切除,以绝后患。 图2.肠息肉示意 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所以容易被人很忽视,往往是在体检时偶然被发现的。 研究表明:对比切除肠息肉和未切除肠息肉的两类人群,切除肠息肉的人群患大肠癌的几率降低了4倍左右。 当然,肠息肉是的存在较为普遍,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癌变,也不必过于恐慌。大约有30%的中老年人都会存在肠息肉。 一般来说,腺瘤性息肉及直径较大的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要根据医生的检查结果而定。 图3结肠息肉约10-30年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 从肉眼来看,结肠息肉大小可以从数毫米到2~3厘米;多数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带蒂,有的不带蒂,较扁平;息肉表面可发生糜烂或溃疡。 大肠息肉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类属于腺瘤,这种息肉有癌变的倾向,因此也称为肿瘤性息肉,需要定期密切观察它的演变,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第二类息肉叫做非肿瘤息肉,这类息肉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上不会恶变成癌。 1.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远侧大肠为多,较小,直径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单发或多发。这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 3.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癌变率约1%-5%。 4.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 5.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图4.肠息肉的形态分类 便血,要当心肠息肉在作怪 大肠息肉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不适感,多数是因为其他病因,如慢性腹泻,或者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血等,行结肠镜检查时被发现的。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家族中有好几个人患有息肉病,这种病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有一定的遗传性。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医生便会建议医院检查,很多人就是在这种体检中发现有息肉病的。 即使当时没发现病变,医生也会建议他们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患有结肠息肉者可出现便血,这是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临床症状,鲜血沾染在粪便表面,量不多。 若是带蒂的直肠息肉,可在排便的时候脱出肛门外,呈新鲜樱桃状,便后可自行复回。 为此,凡是便血者,在排除痔疮、肛裂等常见的肛肠疾病后,应早期行结肠镜检查。 预防措施,一个都不能少 由于目前对大肠息肉生长的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估计可能与肠道的慢性炎症、便秘、机械性刺激以及进食习惯有关(如吃肉较多等)。 为此,提醒大家,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海鲜,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少吃辛辣食物,勿长期饮酒等,有助于预防大肠息肉的产生。 对已发现大肠息肉的患者,定期做例行检查,也是发现息肉癌变的重要措施。 图5.肠镜下息肉切除 切除息肉,切掉80%患癌风险 几乎80-95%的肠癌是息肉演变而来,所以切除它就能幸免于患。 对肠癌来说,最有针对性、最有效的预防,即“三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就是发现并处理肠道息肉。而发现大肠息肉的直接有效方法就是肠镜检查。 图6.肠镜检查 切除后复查很重要 为什么布什总统曾经三次切除肠息肉? 这是因为肠息肉很容易复发,还有,由于肠镜检查不会是百分之百准确,不能保证没有漏网之鱼。所以,切除后复查非常重要。 图7.肠癌示意 美国结直肠癌多学科工作组(Tsakforce)、美国胃肠病学会(ACG)、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英国胃肠学会(BSG)对高质量的肠镜准备和完全切除结直肠息肉的患者,依据术后病理学特点,对息肉恶变可能性进行风险分层,推荐结直肠息肉切除后首次肠镜复查的时间,如下表: 图8.国外的推荐复查频度 我国对于术后何时首次复查肠镜,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推荐结直肠癌高风人群结肠镜筛查时间是3年; 临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复查时间; 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比欧美要短,建议在1~3年内; 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1)肠道准备欠佳,未能达到高质量肠道准备; (2)肠镜检查未能到达回盲部,未能完成检查; (3)结肠癌术前因肠管狭窄未能全结肠检查; (4)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 (5)大于1cm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 (6)大于1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 (7)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时。 图9.结肠癌演变示意图 万一已经癌变怎么办? 早期癌效果好,中晚期也能别灰心,肠癌不全等于绝症。 虽然肠癌是癌症,但汪建平却一直强调,这个癌症比其他消化器官癌症温和许多,发展慢,治疗效果好。 图10.肠癌分期及5年存活率 早期结直肠癌是可以治愈的,1期结直肠癌可以达93%的治愈率。早期结直肠癌治疗起来也相对简单,一般手术切除肿瘤所在的部位的大约15-20厘米结肠(正常人群结肠长度在1.5-2米)即可,仅需3万~5万元,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复,术后一般并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期(2、3期)结直肠癌治疗起来相对棘手,根据病情不同,需要配合放疗就化疗,希望能杀灭潜伏在体内的癌细胞,防止复发。近年来各种研究都在尽量减少放疗的剂量以及化疗的时间,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让患者少些辛苦,获得更好的生活治疗。 不过,与其他发展迅速、预后不好的恶性肿瘤相比,即便是肠癌晚期(4期),发生其他部位的转移,也仍然要争取积极治疗。 4期肠癌在切除原发肿瘤后,转移癌也要尽量进行手术切除。若手术成功,可获得将近40%的生存率。 这个数字相对于其他肿瘤发生的转移,乐观得多。近年来免疫治疗逐渐兴起,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成绩,但因为开发周期长,研究成本高,治疗费用也高很多,甚至达到几十万元,治疗周期也较长。这也是一直强调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因。 几点建议 1、根据建议的时间进行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尤其需要重视。 一般建议: 普通人群50岁以前, 高危人群40岁以前, 有症状者立即进行筛查。 2、选择规范的意见进行规范的治疗,充分信任医生,不要听信江湖郎中的“特效疗法”,耽误了治疗时机。 3、“过来人的意见”不一定适合你,你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其他人,病情不同,方法不同。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医生才是最佳的战友。 4、肠癌不全等于绝症,好的情绪也是抗癌力量。 编辑:老杜联系:dulin 往期精彩推荐 肠镜检查能救命,患癌死亡风险可降72%!50岁必须做! 肚子里的定时炸弹—结直肠息肉 95%的肠癌祸根在息肉,到底应该怎么预防?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查阅关于本文所述疾病或症状的知识信息汇总文档。该文档为开问网上的公开项目,欢迎专业人士申请成为管理者(含第一管理者)、参与者,管理和参与文档的持续优化工作。具体可在开问网上向当前文档第一管理者发送私信或在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