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已高居广东地区肿瘤发病率第二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在广东地区年肿瘤高发率中排在第二位。 如果能早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效果非常好,5年生存率是90%。等到了晚期,癌细胞会离开结肠、直肠和小肠的薄壁组织,直接进入血流,可在人体内迅速扩散。治疗方式通常涉及手术介入和化疗,但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大。即便在美国,晚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也低于20%。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刻不容缓! 如何做到早发现? 1.做个肠镜就可以了 由于人的肠道通过肛门与外界连通,医生可以通过肠镜直接观察到结直肠里面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诊断误差和漏诊。 2.一开始可能只是个结直肠息肉 几乎所有的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如果做肠镜发现发现是个结直肠息肉,医生尽早处理了,就能起到去除恶性肿瘤的目的。 虽然不是所有的结直肠息肉都会变成肿瘤,但是一般通过肠镜发现了,医生都会摘除的。 3.会有一些排便情况改变 如果有一些:排便习惯改变,如以前都好的,最近突然开始便秘、拉肚子;或者大便有了变细、变稀等变化,甚至明显的腹痛等这些,还请及时就诊检查。 所以我们必须要针对结直肠癌进行系统的体检检查。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规范的筛查体检可以再减少60%的结直肠癌死亡悲剧。 95%的患者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 从息肉变成癌要很长时间?大部分结直肠息肉转变为结直肠癌需要经过10年以上的时间,在此期间,医生有足够的时间找到息肉。 结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指已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锯齿状腺瘤、腺瘤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性增生。 不同的肠息肉癌变程度不一样 1.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远侧大肠为多,较小,直径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单发或多发。这类息肉不发生恶变。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 3.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癌变率约1%-5%。 4.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 5.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美国人是怎么降低肠癌发病率的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发布降低结直肠癌的方法: 1.膳食纤维:以往证据显示膳食纤维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而这项报告则进一步补充,报告每天摄入90克全谷物可将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7%。 2.运动:多运动可以降低结肠癌风险(但无证据表明可降低直肠癌风险)。 此外,鱼类、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橘子、草莓和菠菜等)、多种维生素、钙剂、乳制品也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作者:如 医院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有胃肛肠这方面的烦恼,可以发送“肛胃检查+姓名+联系方式”至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