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胃肠道肿瘤中,其发病率仅低于食道癌和胃癌。临床医学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呢?中老年朋友们如何进行才能防治疾病的发生?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大肠癌的疾病知识。 大肠癌的发病率通常会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上海市区居民从45~75岁,年龄每增加10岁,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因此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我国大肠癌病人的中位年龄约50岁,较欧美报道的提前15年左右。欧美的大肠癌病人中40岁以下已属少见,一般只占2.2%~4.5%;固然在我国大肠癌低发区,50%的大肠癌可通过简单易行的直肠指检发现,75%~80%的大肠癌可通过普通的硬管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的概念依然应予以反复强调。但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上升,对发病部位趋向近侧大肠的规律也有所认识,因此用纤维结肠镜对全大肠进行检查也日趋重要。 中年人要注意防肠癌 早期大肠癌多数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癌前病变的症状。随着病变的进展,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大肠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便血、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腹水、肠梗阻、贫血等。 不同部位的大肠癌的临床表现有一定区别: 1、右半结肠癌 由于肠腔较宽,粪便稀,较少见到肠梗阻,便血也不多见,而腹部包块;贫血、消瘦、乏力相对较多见。值得注意的是右半结肠癌出现的腹部包块并不完全是肿瘤本身,常常是肿瘤合并感染,甚至穿孔引起的粘连团块,有时是由于肿物引起的肠套叠,后一种情况常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腹部包块。 2、左半结肠癌 特别是乙状结肠癌,该处肠腔迂曲,相对较窄,而此时粪便已成形,故较易引起肠梗阻。由于该部位肿瘤破溃后出血覆盖于粪便表面,很易被患者察觉,故左半结肠癌便血较多见。便血的量和性状往往与肿瘤部位有关,病变愈接近肛门血色越鲜,往往是血、便分离;病变越远离肛门,血色越暗,且与粪便相混。高部位大肠癌粪便往往呈果酱样。需要指出的是,40岁以后第一次出现便血的大肠癌患者中,2/3病人的病变仍限于肠壁,因此,只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仍可获得较好预后。排便习惯改变也是大肠癌的常见症状,如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等。病变接近肛门时,常有里急后重感。 除肿瘤本身的症状以外,大肠癌的并发症,如大肠与邻近脏器的瘘,由于肿瘤坏死而出现的低热,因肿瘤转移而出现的肝肿大、腹水,以及脑转移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常是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值得强调的是,我国直肠癌约占大肠癌的50%,简单的直肠指检便可获得诊断线索。因此,直肠指检应视为体格检查的常规。 由于病人对大肠癌的症状缺乏了解,许多病人症状已医院就诊。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诊断系由医生所延误。 有些误诊病例是由于医生仅依症状下诊断,不做检查。也有的虽然做了相关检查,因发现并存的良性疾病而忽略了同时存在的大肠癌,如便血者行直肠镜检查发现痔疮,而未进行近段大肠的检查,遗漏了同时存在的高部位大肠癌。 资料统计,国内大肠癌平均误诊率达41.5%。为提高大肠癌的诊断率,临床上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哪类中年人易患肠癌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占误诊疾病的1/2。直肠癌破溃或合并感染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脓血便,便次增多,甚至里急后重等表现。这些症状几乎与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相同,很易混淆。 2、痔疮 痔疮约占误诊病例的1/3。便血是左半结肠癌与直肠癌最多见到的临床表现,这种出血与痔疮的出血很难区别。从患病率看,痔疮是常见病,所谓“十男九痔”,见到便血很容易首先想到“痔疮”,特别是肛门检查见到痔疮,医生往往满足于痔疮的诊断,而未想到可能同时伴发的直肠癌。 3、溃疡性结肠炎 近年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有所增加。其常见症状如血便、脓血便、便次增多和腹部不适,甚至消瘦、贫血等也是中、晚期大肠癌的常见症状。重度长期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本身也有较高的癌变率。一旦癌变,甚至肠镜下也很难分辨哪些病灶是炎症、溃疡,哪些病灶已癌变。 4、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以及阑尾炎后所形成的回盲部包块是盲肠癌易于误诊的疾病。盲肠癌及部分升结肠癌常表现为右下腹痛、肿瘤破溃或合并感染也会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甚至出现右下腹包块。由于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是多发病,人们很容易把盲肠癌误为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5、肠结核 一些大肠癌病人主要症状是腹泻、便秘等排便习惯改变,同时伴有低热、消瘦,很容易误诊为肠结核。 6、其他疾病 如结肠肝曲癌出现右上腹痛。求诊时,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取出了结石却将结肠癌留存腹内。又如大肠癌原发灶症状不显著却出现卵巢转移,在妇科可误诊为“原发性卵巢肿瘤”而切除了转移灶,却仍将原发的大肠癌留于腹内。此外,临床遇见肠梗阻、急性腹膜炎等情况时鉴别诊断也应考虑大肠癌之可能。为避免误诊,在大肠癌的诊治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原则:加强大肠癌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病人自我认识能力,重视症状鉴别和必要的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注意排除与某些肠道良性病变合并存在的大肠癌;加强对癌前病变的随访和无症状高危人群的筛查。 大肠腺瘤具有多发倾向,因此由其恶变而来的大肠癌也具较其他器官为常见的多原发倾向。文献中2%~9%的大肠癌病人有多原发大肠癌(统计时不包括家族性腺瘤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的多原发癌)。据资料统计,此两类疾病病人中有大肠癌发生时,分别有50%及26%的病人患多原发大肠癌。多原发大肠癌可同时发生,也可不同时发生。一般将几个原发癌于同一时间诊断,或诊断间隔时间在6个月之内者谓“同时多原发大肠癌”。几个癌的诊断时间相隔6个月以上时,则称之为“异时多原发大肠癌”。从出现症状至确定诊断所经历之时间谓之“病程”。大肠癌病人的病程长短变化极大。由于约80%的大肠癌由腺瘤演变而来,而由腺瘤演变成癌平均历时10年左右。一些腺瘤尤其是位于直肠、乙状结肠的腺瘤常可出现便血、黏液便等症状。这些症状可间歇发生、反复多年直至最后演变成癌,这些病人的病程可长达数年之久。病人及医生常可因其病程漫长而误认为痔、慢性结肠炎等而不疑其有肿瘤之可能。另一方面,不少腺瘤,尤其是位于近侧结肠者无明显症状,甚至直到癌变仍毫无症状。无症状的大肠癌中尚且有1/4的病人病期已晚,故临床医生对有症状者更不能等闲视之。 北京医院肿瘤筛查的优势 给你一个必须要做肿瘤筛查的理由;全国每分钟有6--7人被确诊肿瘤,有5人因恶性肿瘤死亡,但人们并不知道的是90%的肿瘤在早期是可以治愈的,医院肿瘤早期筛查,提早3-5年预知肿瘤风险,并且可以有效的干预和治疗!而常规体检当中并没有关于肿瘤筛查的项目,即便是PETCT,发现肿瘤也得有小米粒大小,所以发现了就是晚期! 构成我们人体最基本的单位是细胞,,我们人体每天都会产生5—6千个肿瘤细胞,从单个细胞发展成米粒大小的肿瘤,大约需要8-10年时间,此阶段人体机会没有任何症状。从米粒大小发展成杏仁大小,只需要1-3年左右时间,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发展到晚期只需要2——6个月时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肿瘤在发展成晚期之前我们有很长的时间来扼杀它。目前医学上最具权威的肿瘤筛查方式是通过检测血清标记物来判断,临床医学上运用的是PET—CT,这个有了解的吗?PET—ct是只有在癌组织形成(5mm以上)病灶后可以检测到肿瘤,而且辐射非常大,一次检测相当于玩手机30年的辐射量。而血清标记物的检测,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肿瘤细胞分泌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判断你患癌的风险有多高。肿瘤细胞新陈代谢到血液里,在血液里多,患癌的几率就大。比如,甲胎蛋白的指标比较高,患肝癌的风险就比较大。人乳头状病毒HPV指标比较高,患子宫颈癌的机医院也是可以检测的,医院检测的数据只有针对性的4、5项,临床医学,以治疗为主。壹鑫的肿瘤筛查,一次性可以检测出15——18种癌症的风险,更全面,而且我们根据数据报告,由权威的专家进行评估,指数6正常,当你显示7—8的时候,只是有问题而已,显示9接近临界点的时候,就要引起重视,接受治疗,扼杀在摇篮里。并且我们的肿筛是在做,检测报告有医生签字,具有权威性,可追述。 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早检测、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造福于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辽宁澄晟携手壹鑫健康:依托国内顶尖医疗平台!致力于推广健康产业,造福大众百姓!提供平价有效的精准醫療、健康管理、预防医学、抗衰老,这是澄晟人不懈努力的使命、責任、追求! 赞赏 长按怎样根治白癜风北京那治疗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