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膳食宝塔的塔基,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成年人每天摄入~克谷物,就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而且,不同的杂粮都有各自的最佳吃法,从而把其中的营养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小米健脾和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介绍,小米食疗价值很高,可以配百合、桂圆、枸杞子等共同煮食,是口疮、泄泻、胃炎等多种疾病良好的食疗食物。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吃法 添加其他食材,做各种粥。小米山药粥、小米红枣粥、小米莲子粥等。 对于体虚的老人来说,小米与山药同煮粥,可以补肾精,固肠胃,能补肺、脾、肾三脏。小米与大枣同煮粥,补气血,健脾胃,用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消瘦衰弱等症;小米莲子粉同煮粥,补养脾胃,益肾固涩,对老年人脾虚腹泻、便溏日久,小便频多的治疗亦有一定的功效。另外,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还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高粱有助控糖降糖上海医院吴莹琛说,高粱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对降低血糖十分有利,对于需要控糖、降糖的人来说,是难得的健康粗粮。吃法熬粥或者磨粉蒸窝头。高粱米的食用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将其淘净,煮稀粥即可,多喝高粱米粥就可以相应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也可用搅碎机把高粱米磨成面,与玉米面、豆面或面粉混合,蒸制成窝头,香甜可口,强身耐饥,是夏季一道非常好的主食。 薏米重医院内分泌科的刘素荣主任提醒大家,薏米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尤其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如果是因为脾虚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脸上长斑、身体浮肿,吃薏米肯定能起到很好的功效,中医认为肥者多痰湿,肥者多气虚,虚胖的人可以多吃一点薏米。吃法红豆薏米粥:我们最常用的一个吃法就是生薏米加红豆煮粥喝,此外我们还可以把薏米用小火炒熟后再煮粥,或者炒熟后打成粉泡水喝,这是因为薏米是凉性的,炒过之后它的药性就不会太凉,脾胃太虚弱的人也就可以放心吃薏米了。 薏米还有一个好搭档就是冬瓜,冬瓜味甘淡而性寒,是治疗浮肿和减肥瘦身的佳品,和薏米一起食用就能起到利湿、消肿、减肥的作用了。芡实防燥不腻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颜色白如莲子,细如珍珠,被誉为“水中人参”,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昶为我们介绍,古药书中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保健和医疗功效,主治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适用于遗精,滑精,以及脾虚久泻,带下等症。吃法炖汤:民间有用芡实5~克炖老鸭做汤,美味之余,还可兼治虚烦梦泄、老年人肾虚尿频等症。芡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病、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也有很大的好处。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说,在治疗慢性泄泻(如慢性肠结核、五更泻等)时,可将芡实、莲肉、淮山药、白扁豆等分,磨研成细粉,每次30~60克,加白糖蒸熟当点心吃。不过,吃芡实时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一次不能食用太多,以50克为宜。由于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荞麦营养能打90医院营养科教授杜寿玢引用日本学者研究介绍说,荞麦营养能打80~92分,高于小麦(70分)和大米(50分),可以说是“全能营养冠军”。在营养学家推荐的富镁谷类中,荞麦排在首位,它可调节血压,抗心律失常,防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的保护伞。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研究员庄乾竹说,荞麦中还含有烟酸和芦丁,其中芦丁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而烟酸的量是小麦的3至4倍,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吃法吃面、做汤、熬粥都不错。吃荞麦,可以吃荞麦面条(荞麦面与面粉比例以7∶3配制),也可以做荞麦藕节汤(荞麦茎叶60克,藕节30克,水煎荞麦藕节汤服用),或者煮荞麦粥也可以,还可根据个人习惯加入大米、小米、绿豆、薏米等一起煮粥食用。黄豆帮助医院心血管内科程晓昱主任说,黄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每克黄豆含钾量高达毫克,比很多蔬菜、水果的含钾量都要高,长期服用含有利尿成分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经常吃点黄豆,对及时补充体内钾元素很有帮助。黄豆中的蛋白质和豆固酸还能显著改善和降低体内的血脂和胆固醇,黄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等成分,对于保持血管弹性和防止脂肪肝形成也具有很好的作用。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吃法最佳吃法是豆浆或做成豆腐吃。 中医院张国玺教授说,吃黄豆最好是做成豆浆或豆腐食用,因为整粒的黄豆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可以早晨用豆浆机自己制作豆浆,晚上用豆渣蒸窝头。燕麦第3种主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燕麦与荞麦功能成分与深加工岗位科学家李再贵介绍,中国目前人均燕麦消费量一周只有零点几克,加拿大每周人均燕麦消耗在37~40克。这一对比差别还是相当大的。专家呼吁主食要粗细结合。燕麦作为粗粮中的品种代表,完全可以提倡当成第三种主粮来食用,李再贵提示。吃法老人:燕麦煮粥利睡眠老人消化能力弱,熬粥吃最为适合。此外,有研究称燕麦对睡眠有促进作用,所以推荐老年人晚餐可以食用燕麦粥。孩子:燕麦饼干补能量准备一些奶酪、水果或者巧克力等,与燕麦面、面粉混合,经过烤制做成小饼干、点心,给孩子当零食随时补充营养。中年:燕麦蒸饭控体重将燕麦米与大米以1:4的比例放在一起煮成米饭,作为日常主食,可以有效增加饱腹感,比吃同等分量的白米饭更能扛饿。茯苓宁心安神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泽民介绍说,茯苓是一种名贵真菌,茯苓性平味甘,能健脾益胃、利水祛湿,宁心安神,可治脾虚、泄泻、咳嗽、糖尿病、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还可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常服茯苓还能养颜抗衰老。茯苓不同部位功效也各不同。茯苓可谓全身是宝,黑色外皮部为“茯苓皮”,主要作用是利水消肿;皮层下的赤色部分是“赤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为“白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就是“茯神”,它的作用偏于宁心安神,但是其宁神作用,主要在于健脾补中。吃法茯苓粥:茯苓的药味很淡,微甜,所以可以和大米一同熬粥喝,味道甜美。 也可以做成茯苓羊肉包子,另有一番风味,但是由于羊肉易上火,所以有内热的人不宜吃。而对于上班族来说,用茯苓泡茶喝也颇有保健功效。 核桃补脑的坚果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E为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吃核桃可延缓衰老并增长智力。核桃中含有大量的锌,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可调节内分泌,促进伤口愈合并益寿延年,同时空腹生食核桃还可以治疗便泌。吃法核桃粥:核桃很好的一种吃法是把核桃仁和红枣、大米一起熬成核桃粥喝,因为核桃可以补“先天之本”,大米、红枣可以补“后天之本”,这样搭配起来,保健效果最佳。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刘红旭说,每天吃核桃仁的重量应在40克左右,约等于四五个核桃。 枸杞清肝明目枸杞子清肝明目的疗效大家早已知道,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A、B1、B2、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介绍,枸杞具有辅助降糖的作用,是药食两用的滋补品,糖友日常吃点枸杞有益无害。吃法蒸熟后嚼食。枸杞可调节血糖、血脂,将它洗净,蒸熟后嚼食,每次10克,每日3次,长期服用能辅助降血糖、止消渴。枸杞虽食之有甜味,但糖尿病人可食用,也可泡水喝或煲汤喝。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如眼病、肾病,枸杞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但不能以枸杞替代降糖药物。还有一些老年人会因糖尿病而引起口干,这时可每晚睡前取枸杞20~30粒,洗净后嚼服,服用一段时间后可得到缓解。但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患者及儿童最好别吃。淮山补脾护胃淮山是山药的一种,近年研究指出,山药最富营养的成分在它的黏液中,构成这种黏液的主要成分是甘露聚糖和黏蛋白(糖蛋白的一种)。黏蛋白可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质沉积,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山药对于糖尿病有辅助疗效,除了易产生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还有改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用。吃法煲汤。淮山被誉为秋冬滋补的上佳食品,也是家庭主妇们煲汤首选的食材。淮山能够健脾润肺,加入甜玉米和胡萝卜,增加汤水中的鲜甜味道。糙米粗粮中的典范医院内分泌科营养师陆青松说,与精米相比,糙米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成分,不但营养丰富,而且与全麦、粗杂粮等一起食用,对预防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很有帮助。吃法做米饭。糙米可以用来做米饭,或者熬粥也可以。糙米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煮前可以将它淘洗后用冷水浸泡过夜,然后连浸泡水一起投入高压锅,煮半小时以上。 红枣补中益气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临床中药系常章富教授指出,红枣,味甘性温,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血虚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如常喝红枣水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功效。吃法泡水喝。红枣的皮很坚韧,不易消化,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对红枣进行一番处理。比如可以将红枣洗净后放入铁锅中炒黑,超过的红枣皮会绽开,此时再泡茶,或者入膳,就可以将枣中的营养成分完全溶入了。 也可以在将红枣泡茶或入膳前,洗净后先用刀在枣皮上划开几道口子,这样也有助于红枣的营养成分溶出。需提醒的是,月经期间,如果女性出现眼肿或脚肿、腹胀现象时,不要吃红枣,否则水肿的情况会更严重;燥热的女性也不适宜在月经期间吃红枣,否则可能造成月经量过多。大杏仁抗氧化食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大杏仁是一种营养素密集型的坚果,最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食物之一。而维生素E已被证实是一种强抗氧化物质,可以降低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比如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癌症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缓衰老。吃法入菜吃。仅仅把大杏仁当成零食嚼着吃不免有些单调了,其实,大杏仁还有其他花样吃法,可以把大杏仁用搅拌机打成碎粒状备用。早餐时,在粥里撒上一小把,或者吃酸奶、喝果汁时,调入一些大杏仁粒,都是营养美味的吃法。而且整个大杏仁还可以作为凉拌菜的好搭档,做蔬菜沙拉时,加入一些大杏仁,能让整道菜的口感更加爽脆。银杏抑菌杀菌湖北农业科学院万正煌介绍,新采摘下来的白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钙、钾、磷、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还包含具有抑菌和杀菌功能的白果酸、降低胆固醇的白果双黄酮等。吃法烤熟做零食。新鲜白果去皮、去芯后,放到微波炉中烤5分钟,是道不错的小零食。也可以与鸡鸭等禽肉一起烹调,既解腻,又增香。 白果中含有微量氢氰酸,尤其是绿色胚芽部位的毒素含量最高,过量食用,会出现呕吐、腹泻、抽搐甚至呼吸困难等中毒现象。 因此,食用白果前,一定要用开水烫掉外面的红软膜、去芯(绿胚芽)。成年人每天最多吃10粒,而且最好熟食。大麦降低心血管风险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作出结论,大麦所含水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有阻止血糖值上升及降低血中胆固醇值的作用。承认大麦及含大麦食品,有利于抑制由胆固醇高引起的心血系统疾病,从而降低老年人易得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性。研究人员还发现大麦含有B族维生素、烟酸和维生素E。女性老年人食用后,能有效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吃法大麦茶。现在很多人用大麦制成大麦茶来喝,味道和营养保健功效都不错。除了大麦,大麦的前生大麦嫩苗由于是新鲜的绿色植物性食物,其包含丰富的叶绿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等,也是良好的保健食品。黑豆容易消化吸收黑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牛肉、鸡肉、猪肉的两倍多,牛奶的12倍,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好。黑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相似,其赖氨酸丰富并接近人体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吃法羊肉黑豆汤。说起炖羊肉的配菜,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白萝卜。很少有人知道,羊肉还有一个绝佳搭档——黑豆。这样的搭配更利于蛋白质的利用,并有利于降低人体坏胆固醇,保护血管,此外,这两者都有补肾的作用,同食的话,补肾暖身的效果会更好。炖这道菜时,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约为10∶1,可以将黑豆洗净提前浸泡4~12小时再跟羊肉一起炖。黑米花青素很多黑米中富含花青素抗氧化剂,这除了意味着黑米更有利于抵抗衰老以外,还能有效预防和应对心脏病、癌症等。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在黑米麸中发现的脂溶性抗氧化剂中同样含有高浓度的花青素抗氧化剂,有利于减少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浓度。吃法黑米饭。黑米并不易煮,蒸煮前必须浸泡8小时以上,建议将浮在水面上的杂质捞掉,不需过度清洗,直接放到电锅,等电锅按键跳起,再焖40分钟后方能食用,其口感独特,比白米饭多了些咀嚼感。芝麻长个子食物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中医学院副院长林绍彬教授细说芝麻的好处,它含有极为丰富的铁、钙、蛋白质,这些恰恰是正在生长发育的中小学生最需要的营养。经常给孩子吃点芝麻,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非常有好处。吃法加到菜里或饼里。给孩子吃的时候,可以将芝麻拌在蒸熟的米饭里,炒熟或者凉拌的蔬菜里可以撒一点芝麻,也可以把芝麻加在饼里。每次给孩子吃半小勺,隔天或者每天吃都可以。葛根降火排毒葛根内含12%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黄酮苷等,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另外,据《本草纲目》记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吃法可煎汤或捣汁加米汤服用。另外,葛根对解酒也有一手,巧用葛根解酒,一是可以直接买葛花泡茶喝,在酒桌上就可以备上。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买葛根泡水喝,可促进排尿。(整理自:健康时报、家庭医生在线、大河报、老人报、齐鲁网等,如需转载请联系麦乐园小编) 若想了解更多大麦苗营养健康知识,北京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不能吃什么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fydgt.com/jbyf/4932.html |